成语词典

yī zì bù gǒu
苟:马虎,随便。形容写文章不随便下笔,每一个字都要斟酌。
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·论语·学而篇中》:“因说伊川讲解,一字不苟。”
字斟句酌 
朱自清《公园》:“说到后来,嗓子沙了,还是一字不苟的喊下去。”
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指作文每一个字都要斟酌
唐代两浙观察使高适过杭州清风岭题诗:“绝岭秋风已自凉,鹤翻松露湿衣裳。前村月落一江水,僧在翠微开竹房。”后来过清风岭时想把“一”字改为“半”字,和尚告诉他义乌骆宾王已早帮他把“一”字改为“半”字。

常用
  • 维护:2013-04-05
  • 浏览:136237次
  • 我要纠错
  • 一字不苟更多解释